5月27日,上海阿萊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阿萊德”)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,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。
根據招股說明書,阿萊德于創業板申請上市,本次計劃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,占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不低于25%。擬募集資金約3.34億元,將用于5G通信設備零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、5G基站設備用相關材料及器件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。
據了解,阿萊德已專注于通信領域十余年,經歷了從2G、3G、4G到5G的移動通信產業發展全過程?!度A夏時報》記者就本次IPO相關問題致電阿萊德并發送采訪函,但截至發稿,并未收到任何回復。
業績倒退,分紅不減
公開資料顯示,阿萊德成立于2004年,是一家高分子材料通信設備零部件供應商,為客戶提供業內領先的射頻與透波防護器件、EMI及IP防護器件和電子導熱散熱器件等用于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內、外部的零部件產品,以及包括前期研發設計介入、中期產品開發、后期生產制造和最終產品驗證在內的零部件整體解決方案。
根據招股說明書,2018年至2020年,阿萊德營業收入分別為2.64億元、2.70億元、3.07億元;凈利潤分別為6029.14萬元、5135.30萬元、6936.72萬元。
看似平穩增長的業績背后卻另藏玄機,事實上這并不是阿萊德第一次沖刺IPO。記者梳理發現,2017年11月,阿萊德首次申報上交所主板IPO,2018年4月向證監會申請撤回IPO申請;2018年4月末,立項轉為申報創業板IPO,2019年8月轉為科創板申報,隨后2020年又轉為創業板申報。
根據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,阿萊德2014年至2017年,分別實現營收2.99億元、3.23億元、3.30億元和2.69億元,同期凈利潤為5752.60萬元、7636.74萬元、8867.51萬元、5290.53萬元??梢姲⑷R德近三年整體業績水平與此前相比有所下滑。
此外,阿萊德的負債水平在不斷提高。2018年至2020年,阿萊德負債總額分別為1.67億元、1.86億元、2.63億元。報告期各期末,阿萊德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.59%、51.72%和55.85%。
但盡管如此,阿萊德依然堅持為股東進行大規?,F金分紅。報告期內,阿萊德分紅額度占當年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102.68%、56.71%、77.89%。根據其此前申請科創板IPO的招股書披露,2014年至2016年,該公司總計現金分紅4.03億元,遠高于同期2.2億元凈利潤。
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向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表示,資產負債率走高而維持高分紅,會對公司現金流造成一定壓力。同時,公司營收嚴重依賴大客戶,這些表明公司控制人可能在追求落袋為安式的投資回報。那么,他上市的目的到底是要套現,還是借助資本平臺做強公司,就值得思考了。
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,在經歷四輪問詢后,阿萊德的董秘突然離職。據招股說明書顯示,2021年4月6日,公司副總經理、董事會秘書薛楊女士向公司董事長張耀華先生透露辭職意向。三天后的4月9日,公司收到薛楊女士的書面辭職報告,薛楊女士基于職業發展考慮,因個人原因辭職。
薛楊于2016年12月開始擔任阿萊德股份董秘一職,曾參與兩次IPO申報準備過程,在此時選擇離職,不免引來外界猜測。
“董秘在關鍵時刻辭職走人這事很蹊蹺。聯想到該公司在剛剛成立的時候就有違規劣跡,IPO申報材料中又被曝光有自稱進入華為中興供應鏈的夸大之詞,董秘突然辭職耐人尋味。”張孝榮向本報記者表示。
客戶集中度高,毛利率水平受質疑
值得注意的是,阿萊德客戶集中度較高,其目前主要服務愛立信、諾基亞、中興、三星及上述4家廠商供應鏈內的其他公司。
招股說明書顯示,按終端口徑計算,報告期內各期,阿萊德來自愛立信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2.14%、67.92%、61.04%;來自諾基亞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5.09%、18.24%和26.85%。報告期內公司85%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于愛立信和諾基亞,客戶集中度較高,業績受愛立信的依賴性較強。
《華夏時報》記者注意到,2017年,阿萊德股份首次申報IPO時,其前五大客戶便為其提供了超過八成的營收,其中愛立信、諾基亞,更是占據了其營收近70%的比例。而時間已經過去三年多,阿萊德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更加嚴重。
對此,阿萊德表示,其下游通信設備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由華為、愛立信、諾基亞、中興和三星占據,鑒于通信行業的現有格局,在較長一段時間內,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和大客戶依賴的風險。
對大客戶的依賴也引起了上市委的注意,要求其說明國際經貿摩擦、印度新冠疫情等因素是否會對公司境外銷售構成重大不利影響。
此外,阿萊德主要客戶愛立信、諾基亞為降低成本,均要求其逐年降低老產品的價格。招股書數據顯示,報告期內,阿萊德主營業務毛利率為45.21%、41.4%和45.47%。其中,阿萊德主要產品射頻與透波防護器件的毛利率也呈下降趨勢,分別為41.47%、38.6%和38.94%。
阿萊德表示,由于射頻與透波防護器件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60%左右,若射頻與透波防護器件的毛利率進一步下降,可能對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較大不利影響。
《華夏時報》記者注意到,深交所曾多次針對毛利率的變動提出問詢。阿萊德曾在3月31日的回復中表示,報告期內,公司不斷推出高端產品,提升產品的附加值,高端產品收入的占比提升支撐了毛利率水平。在本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中,上市委也要求,阿萊德結合各主要產品2014-2020年收入和毛利率變動情況,進一步說明其業務的成長性,并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。
提到通訊行業,避免不了會想到華為,根據通信行業知名咨詢機構Dell’Oro發布的數據,2020年第三季度,通信行業全球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華為、愛立信、中興、諾基亞和三星,上述5家5G設備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共達97.1%,其中華為的市場占比為32.08%,排名第一。
《華夏時報》記者注意到,阿萊德在本次IPO的報告期內,中斷了此前與華為的合作。2017年首次申報IPO時,阿萊德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,除傳統主要客戶愛立信、諾基亞和捷普外,公司也成功進入了華為、中興的供應鏈體系,并開發了多個新客戶,如科絡捷、菲斯達、富特科技、比克泰爾等。而在本次IPO中,阿萊德表示,“未直接向華為供應產品”“未進入華為供應鏈”。
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本報記者表示,阿萊德的運營特點是利潤不多分紅多,資產不漲負債漲。顯然,公司的控股股東過于重視謀求個人投資回報,而忽視了公司成長發展。忽視的原因應該是公司市場開拓不利。長期以來,公司維護著幾個數量有限的大客戶,固守于即將沒落4G產品的生產,無力開發新客戶,也沒有積極投入5G陣營,開辟新市場。
◆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、法規,遵守《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》。
◆ 尊重網上道德,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。
◆ 您在魯商網發表的言論,我們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
1 本網注明“來源:×××”(非商業周刊網)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。
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4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。